《弗蘭肯斯坦》的現(xiàn)實意義2716
發(fā)表時間:2019-11-28 11:30 提起科幻小說,英國女作家瑪麗·雪萊的《弗蘭肯斯坦》在某種意義上一定是不可逾越的。這部作品被看作是世界上真正意義的第一部科幻小說。《弗蘭肯斯坦》出版于1818年,在出版后近兩個世紀的時間里,對科幻小說的創(chuàng)作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,更是在全世界范圍內(nèi)吸引了眾多擁躉。 故事講述了年輕的日內(nèi)瓦科學家弗蘭肯斯坦,在對“科學”及其狂熱的狀態(tài)下,利用所學到的生物學知識以及掌握的技術,將自己從不同地方偷來的骨骼和器官,在實驗室里秘密制造出一個“科學怪人”,并通過來自大自然的閃電激活了他,使他有了生命。于是,弗蘭肯斯坦的生活徹底被改變。 產(chǎn)自實驗室的他,身高2.5米,天性善良,他忠實于創(chuàng)造出自己的弗蘭肯斯坦,并視其為“國王”,永不背叛。他樂于助人,無論處于何種境地,無論漫游到哪里,看到需要幫助的任何人,他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手去。他還偷偷地幫鄰居干活,看到鄰居開心,他也開心。他還救起了落水的小女孩。他需要食物,可當他看到隔壁鄰居生活艱難的時候,他決定不再偷吃。他被年輕人真摯的感情所打動,渴望被愛。他有著黑色的頭發(fā),牙齒很白??墒?,由于他的皮膚很薄且黃,面目丑陋,無法被社會所接受。就連他的創(chuàng)造者—弗蘭肯斯坦,也將其視為“怪物”,自他被激活后,出于恐懼,遺棄了他。“你創(chuàng)造了我,而并不愛我。”他開始忿忿不平;他幫助別人,反倒被人打暈;他救人后,卻吃了槍子,幾乎血流殆盡。他懷著一顆善良、美好的心,卻被社會當作巨大的威脅,處處碰壁。邪惡的種子已經(jīng)悄悄種下,他決心摧毀所有弗蘭肯斯坦所愛的人。 他先是扼死了弗蘭肯斯坦的小弟弟,并制造假象,嫁禍于弗蘭肯斯坦家的幫傭,使她獲得了死刑。他后來他和弗蘭肯斯坦達成協(xié)議,他允諾弗蘭肯斯坦,在得到一個似他的配偶后即離開。不久,弗蘭肯斯坦最好的朋友即被他扼死。朋友的死,使得弗蘭肯斯坦意識到“怪物”的不可信任以及無法控制。擔心他們一起危害社會,弗蘭肯斯坦摧毀了幾近成功的女“怪物”,而這一幕被他親眼目睹,孤獨絕境之中的滿腔憎恨和報復心理,使他徹底瘋狂了,他開始了更猛烈的報復。他使弗蘭肯斯坦在新婚之夜失去了妻子,然后是弗蘭肯斯坦的父親。弗蘭肯斯坦的精神徹底被摧毀,他發(fā)誓毀滅他的“作品”。從此,他就一路追蹤“怪物”,直到北極苦寒之地,弗蘭肯斯坦受盡折磨,最終病死。他的“作品”沒有了報復的對象,亦自焚而死。 故事到這里,似乎已塵埃落定。 文學作品源于生活,而高于生活。掩卷沉思,陰郁的基調(diào)貫穿全書始終。四次暴風雨,愛與背叛,報復與謀殺……弗蘭肯斯坦的故事?lián)]之不去,久久在腦海中縈繞。作為讀者的我們,要想更好地理解作品賦予這個時代的現(xiàn)實意義,作者所在的背景是不可忽視的。瑪麗·雪萊生活的那個時代,正是西方世界發(fā)生深刻歷史變革的時期。人們思想上的變化,還遠不及工業(yè)革命大背景下,科學技術文明所帶來的巨大變革。那個時期的人們,經(jīng)歷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(fā)展。他們一方面因科技發(fā)展所帶來的巨大進步和成功而歡欣鼓舞,另一方面又迷信科技似乎達到了無所不能的程度,陷入了恐慌和沉思之中。《弗蘭肯斯坦》的故事告訴我們,在社會進步和科技發(fā)展的大時代下,新鮮事物層出不窮,使得人們應接不暇。如果科學家們只是為了盲目追求所謂生命的奧秘,以證明大自然存在某種神秘莫測的力量,違背客觀規(guī)律,終將陷入虛無的深淵中,付出慘重的代價。 在人類發(fā)展的歷史上,科學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,傳統(tǒng)的社會道德觀、社會價值觀受到了巨大的沖擊。某種程度上,《弗蘭肯斯坦》這部小說,隱約透露出一種反思精神,具有超前的“憂患意識”,體現(xiàn)出了作者的人性關懷。居于食物鏈頂端的人類,在自然界中究竟應該處于何種地位?應該如何使用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成果?作者通過小說的描寫,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闡釋。對于這個大自然,人類的出現(xiàn),只不過是非常短暫的一個瞬間,人類的出現(xiàn)是及其偶然的。在自然界面前,人類應該始終保持一種敬畏之心,對大自然的認識和征服,應該保持在有限和有序的狀態(tài)之下。如果人類不顧社會倫理的挑戰(zhàn),丟棄對社會發(fā)展的理性考量,而罔顧自然規(guī)律,去盲目地試圖駕馭自然,妄圖凌駕于自然之上,那么自食惡果的將是人類自身。 那么,“到底是我們改變了世界,還是世界改變了我和你?”似乎都已經(jīng)不重要了。重要的是,人類既然身處自然界之中,那么合乎自然,順應自然規(guī)律當是不二之選。 |